close

粢.jpg

𥻵(米時)音「戲」,就是福州人的湯圓,福州話裡跟時間的「時」發音相同,特別要在冬至那天吃,象徵「時來運轉」。像雙連圓仔湯或延三夜市大橋頭「熱麻糬」這款閩式甜點小吃,基本上與「𥻵(米時)」就非常接近了。

 

13p4000p45q596248616.jpg

 

不是熱「麻糬」嗎?怎麼又跟什麼「𥻵(米時)」有關呢?原來,𥻵是用生糯米和在來米磨成米漿,晾乾後磨成粉再和水搓成生米糰,最後放在糖水裡熬製煮熟,所以口感較細滑,與傳統作法的糍粑、麻糬將熟糯米搗成糊狀後捏製成,往往略帶顆粒狀口感還是略有不同。

 

不過隨時代演進,為了讓麻糬更軟Q、製程更經濟、更省時省工,原本熟糯米再製的工法大幅改變,反而改用半熟半生的糯米糰揉製,不但更類似於湯圓的技法,與𥻵(米時)也就更為形似了。

 

Desktop1222.jpg

 

基本上,無論哪裡的湯圓,都是由糯米粉加水揉成,形狀渾圓。與元宵必然由甜餡略加水沾糯米粉滾成不同,湯圓可包餡也可不包餡,可甜可鹹,因煮時在水裏浮浮沉沉,所以宋代又稱湯圓為「浮元子」。直至今日,台灣稱冬至清早用糖水煮湯圓祭拜神明仍為「浮圓仔」,吃過了湯圓就代表團圓及添歲了。

 

𥻵(米時)」,通「餈」、「糍」,就是米製的糕團或丸子。按福州習俗,冬至為「冬節」,製𥻵(米時)、食𥻵(米時)是冬至大事,首先,須將三分白米和七分糯米混合,清水浸一兩天後磨成漿,再壓過、晾乾成粉備用。冬至前一天,將米粉略用水混和調勻後,全家圍坐祖先牌位前搓𥻵(米時)

 

568n00033813431n090q.jpg

 

𥻵(米時)成圓,代表「團團圓圓」,桌上置竹籮,籮中放福桔一顆,比喻大吉大利、吉祥如意;還要有紅筷十雙,代表十全十美;紙花一對,象徵多子多孫。至冬至早上,𥻵開水煮熟,大約桌球大小,撈出後先供祖先,然後全家一起當早餐食用。出嫁的女兒也會在冬至當日送𥻵回娘家。

 

12q5000po760p49o4136.jpg

 

按古時規矩,𥻵沒有內餡,須裹上黃豆粉等𥻵粉食用,所以𥻵也稱為「撥隆細」,就是形容𥻵黃豆粉堆裡打轉、打滾的模樣。不過後來慢慢演變成可加芝麻或紅豆等內餡,裹粉也是黑芝麻、白糖或花生粉都行。總之甜甜蜜蜜、圓圓滿滿就成了。不是冬至,平常當小吃甜點也行。好吃就行了,大家都很隨便的。

 

不過不光是福州,整個閩南地區都很重視冬至以及吃湯圓的習俗。像泉州講究「冬節不回家無祖」,所以冬至需回家謁祖,用糯米磨粉搓丸,再用紅糖甜湯煮這些不包餡的小丸子「浮圓仔」,用甜丸湯敬奉祖先,然後合家以甜丸湯為早餐;同時元宵為「頭丸」,冬節為「尾丸」,年終吃完了冬至丸子才會圓圓滿滿。漳州過冬至同樣也是舂米搓丸,不過是製成紅白兩色的小丸子象徵吉利喜慶,和台灣結婚宴客的圓子頗為神似。

 

839fc1e0-1545373847-99780391d702f9b404425195ded0625f-768x511.jpg

 

講起冬至,還真是個很妙的節日,因為幾千年前,冬日其實就是新年。

 

二十四節氣跟著太陽走,何謂冬至?每年日影最長那天,即太陽直射南回歸線,白天日照最短、晚上最長,因此陰氣最盛,但陽氣也由這天孳生,白天慢慢長起來,所以古代稱冬至為「歲初」、歲首,或「一陽生」,就是一歲之初啦。因此周代曆法以冬至所在之月為正月、「建子」之月,冬至即正月元旦,須郊祀祭天,奏黃鐘,歌大呂,舞雲門。直到漢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曆,以立春之月為正月,冬至才與年節分開,但仍是每年最重要的三大節日之一,被視為「亞歲」,當日須祭天、賀冬,從皇帝到官府百官都放假,是為「冬至大如年」。

 

3844433410.jpg

 

湯圓、湯糰約是古代祭品餘流,乃成為應景食品,並以江南最盛,民間也稱吃了冬至湯圓便就長一歲,這種「增歲」習俗,一是躲過年關這道崁,或與冬至歲初的印象有關吧。反倒北方在冬至未必全吃湯圓或元宵,「冬至餃子夏至麵」,更有習慣這天吃餃子,藉餃子或扁食「却寒」,杭州甚至也有人冬至吃餛飩祭祖,則源自南宋臨安的習俗了。

 

Desktop12233.jpg

 

 

台北吃熱麻糬哪裡最好:

 

雙連圓仔湯(油煎是特色)

地址:台北市民生西路136

祥記純糖麻糬(寧夏夜市也有分店)

地址:延平北路三段12

 

arrow
arrow

    方出旭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